精彩好文
🗒️《被讨厌的勇气》,如果你还处于迷茫,如果你很自卑,这本书值得你去读一读。
00 min
2024-2-2
2024-2-21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被讨厌的勇气》,作者:【日】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著 这本书采用青年与哲人“对话”的方式,用一个烦恼不已的青年通过与哲人的对话,了解了阿德勒思想之后整个人变得豁然开朗这样一个故事。

一、简要说说读书心得

被讨厌的勇气,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接受自我被他者厌恶。想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是因为我们想做一个自由的人,而这里的自由不是指从家庭、群体、社会中跳脱出来,而是指可以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我们期待有这样自由的生活方式。
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个体惧怕被别人讨厌,一方面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想被讨厌”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如果顺应这种倾向,那我们只会沦为欲望奴隶,而倘若要实现自由,那就需要和这种本能对抗。另一方面,在赏罚教育逻辑下,人们普遍存在认可欲求,期待获得他人的认可,所以在生活中常常采用“满足别人的期待”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因为我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做了对的事情就能够获得表扬,错的事情就会被批评,别人的评价变得对我们很重要。但是认可欲求会扼杀自由,活在别人的视线里,那我们的生活就是在戴着镣铐跳舞。
因为恐惧被别人讨厌,有时候我们会提前讨厌自己,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关系,孤僻、自闭或者社恐等都是“讨厌”的产物,“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如何获得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的方法是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也就是分离人生课题“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人生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我们和他人的人际关系之线总是错综复杂,分离课题的作用是解开缠绕的线。分离课题时,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比如“我喜欢你,但和你无关”,爱上一个人,这是我的课题,对方是否爱我,那是对方的课题,我可以不寻求回报,也不受其束缚,主动选择去爱,至于对方怎么看待我,答案就交给对方,那是他的课题。
而分离课题只是人际关系的起点,“寻求共同体感觉”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我们都在寻求“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阿德勒认为归属感的获得就必须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和爱,主动融入共同体,而当我们将认同欲求转换为共同体感觉,我们从归属感中明确自我价值,从而在“存在”标准上接纳自己,获得能够快乐起来的勇气。
阿德勒否定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弗洛伊德将人生理解为“基于因果律的一个长故事。何时何地出生、度过了什么样的童年时代、从什么样的学校毕业、进了什么样的公司,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而阿德勒将人生看作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阿德勒觉得人生没有因果,过去不决定现在,更不决定将来,我们只需要活在当下,很喜欢文中的一段话:
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这本书为我看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窗户,未来大概会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往太注重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很长一段时间将自身缺点归因于原生家庭和童年缺憾,潜意识逃避没有勇气改变、习惯性呆在舒适区的现状,或许阿德勒的生活观能帮我更好地生活,作为有个人意志的个体,我们有无穷大的力量去改变。在青春期也经常处在自我厌弃的状态中,一边努力满足别人的期待,一边害怕不被认同,其实到现在也是这样,不同的是,现在我挺喜欢自己的,但还是会被别人的期待束缚啦,挺累的,不想一直这样下去,嗯,我们可以不去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希望自己慢慢获得被讨厌的勇气,也期待未来有“自由”的能力。
《被讨厌的勇气》可以结合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本著作一起看,它实际上是《自卑与超越》的思考与延伸。《被讨厌的勇气》教给我最重要的一点不是“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而是学会破除“外部因果律”,即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阿德勒的“目的论”更具启发性与能动性。就比如,一个人的父母婚姻破裂,他自己的婚姻也失败了,原因论就会把这两件其实不相干的事情嵌入因果关系中,说父母婚姻破裂是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
而目的论的解释则不同,实际上,父母婚姻破裂只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而已,它并不隐含着什么悲剧的命运。在阿德勒看来,记忆的存在都有其“目的”,即达成人们所需要的“优越目标”,在《被讨厌的勇气》中称为“善”。婚姻破裂的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经营不好夫妻关系,于是以自己的早期经历为借口,以达到安慰自我的“善”。但转念一想,经历过父母婚姻破裂的人也有可能由此体会到经营好婚姻的不易,从而在扮演好一名家庭成员时更加尽心尽力,他的婚姻也可能幸福美满。
所以说,记忆其实就在那里,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它。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如何去看待我们的记忆,将它作为拖住我们的泥淖,还是托住我们的垫脚石。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哀叹命运不公的消极心理中挣脱出来,寻找另一条超越自我的出路。
这在教育中其实是很实用的。比如有一个孩子很懒惰,经常不做作业,为此不少被父母老师批评。如果用目的论来分析,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达成他的“优越目标”。他懒惰,可能是为了引起大人们的注意,还有可能是为了让自己沉浸在“我只是懒得做,我要是认真做也能做得很好”的自我欺骗心理之中。
在我们看来,懒惰似乎是“不善”,但他的做法其实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赢得了大人的关注和自我的陶醉,却无疑是最“省力”的做法。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从他的行为中明晰他的目的,就可以对症下药,帮助他调整追求“优越目标”的做法。
总而言之,《被讨厌的勇气》不止是教我们不要妨碍他人的“课题”,不要过于关注他的的目光,最重要的是教给我们生活的态度。它破除了原因论的悲观,赋予我们目的论的乐观,它让我们明白,自己的人生俱由自己掌握,就算过去再怎么惨烈,凭借自己的努力都能将它们变作写好人生这张答题卷的错题本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要拥有专注于当下的勇气。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是无数个“此时此刻”的累积,而非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线。我所理解的目标不是目的,而是激励现在的自己做好每时每刻的手段。正如乔布斯所言“你不可能充满预见地将生命的点滴串联起来;只有在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点点滴滴之间的联系。所以,你要坚信,你现在所经历的将在你未来的生命中串联起来。”书中出现了一句话“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这和我五年级时自己写下的座右铭一样——“过去无法改变,未来无法预知,唯有现在是可以控制的。”读书的一大乐趣便是在茫茫人海中遇到知己。
最后一个小节标题,也是我被种草的一句话——“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我本科时在认真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比如:“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学习?”“人为什么要工作?”等等,但是并没有找到愿意和我一起探讨的人,甚至有人说我是没事闲的才会想这些。似乎确凿是在本科毕业以后,研究生入学之前我给了自己满意的答案:
任何人都不是带着使命或任务来到这个世界的,人生根本没有普世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人生是一个自主命题的作文,能将文章不跑题地写完就是成功。而学习、工作只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一种方式和媒介。

二、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梳理和归纳

 
1、否定“原因论”,重申“目的论”,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认为原因论否定了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2、 我们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即使是不幸,而我们常常下定了“不改变现状”的决心。
否定“人的性格或秉性无法改变”,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阿德勒用生活方式来指代性格或秉性,生活方式是我们看“世界”和“自己”的方式,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是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我们开始的生活方式是无意识的,但是在觉醒之后可以重新选择。
为什么我们倾向于不做改变?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 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3、讨厌自己,是害怕被别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我们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一切烦恼的起源都是人际关系。
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也就是说,因为我希望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所以 我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4、将“人生的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三类。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①自立。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①“我有能力”的意识。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工作课题”: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
“交友课题”: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需要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爱的课题”: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5、否定认可欲求,认为我们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人追求认可是因为受到赏罚教育的影响。——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
“我们不必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但是,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事实上,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羁绊的本质其实是回报思想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认可欲求扼杀自由,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了走着就不会迷路。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按照这种“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自由不是“从组织中解放出来”,即使跳出组织也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分离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6、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作为社会性生物,我们的根本欲求是“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把自己的线和他人的线乱糟糟地缠在一起来看世界。红、蓝、黄、绿,一切颜色都混杂在一起,这种状态叫“缠绕”,而不是“联系”。
共同体并不是我们普遍印象中的“共同体”概念所指的既有范围,而是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
我们首先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
我们都在寻求“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而积极的参与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但是,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7、 如何从这种“课题分离”中建立人际关系?反对纵向关系,提倡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横向关系:我们虽不同但是平等——既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提供援助,即“鼓励”。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8、如何形成“可以在这里”的共同体感觉?认为自己有价值,我对共同体有用
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考虑的话,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对于自己,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考虑,而要首先从“存在”标准上去接纳。
9、过剩的自我意识束缚我们,不必肯定自我,只需要接纳自我。同时将认可欲求转换为共同体感觉。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 保持肯定性的达观,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
“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
“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 ,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10、甘于平凡的勇气: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
如果站在弗洛伊德式原因论的立场上,那就会把人生理解为基于因果律的一个长故事。何时何地出生、度过了什么样的童年时代、从什么样的学校毕业、进了什么样的公司,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
的确,把人生当作故事是很有趣的事情。但是,在故事的前面部分就能看到“模糊的将来”;并且,人们还会想要按照这个故事去生活。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所以我只能照此生活,错不在我而在于过去和环境。这里搬出来的过去无非是一种免罪符,是人生的谎言。
而“此时此刻”,是可以按照自己意志改变的事情。像直线一样的过去的生活只不过是在你反复下定决心“不做改变”的基础上才貌似成了直线而已。并且,将来的人生也完全是一张白纸,并未铺好行进的轨道。这里没有故事。
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
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11、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我们对人生感到迷茫,因为想要选择“自由”, 想要选择不惧招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人想要选择自由的时候就有可能会迷路。所以,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而引导之星就是“他者贡献”,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就可以。
我们的力量无穷大,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mments
  • Twikoo
  • Cusdis